11月的菏澤,珠江路上的梧桐樹枝葉在風中打著旋,飛起又落下。一輛私家車飛馳來到了菏澤醫專附屬醫院,“醫生快救救我,我的手指斷了,”患者李先生痛苦地說。聞訊而來的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開通綠色通道,協調骨科、檢驗科、麻醉科、手術室等相關科室進行術前準備。剛加完班的骨科主治醫師楊瑞彥正準備回家,聽到患者的求助立刻放下背包,沖上前檢查患者傷情,在完善常規術前檢查后,李先生被送入手術室進行了“左手指斷離再植術”。
工作中突發意外造成斷指
“當時出了很多血,卻沒想到手指斷,”患者李先生告訴記者:他在曹縣莊寨一家板廠工作,進行卸車作業時,不小心被機械鏈條撕裂手指,由于戴著手套并未及時發現手指斷裂,最后是工友在手套中找到,李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隨后被工友帶到了菏醫附院骨科交到了楊瑞彥手中。
手術難度大 斷指再接恢復血運是關鍵
“由于李先生離斷部位在手指末端,主要神經和動脈全部切斷,血管細微,正常人有時也會出現血液末梢循環不好的情況,更何況是離斷再植,手術難度和風險極大,能否順利吻合血管,讓斷指恢復血液流通,恢復血運是這臺手術的關鍵,”楊瑞彥說,再接手術需要醫生扎實的功底和高超的手術技巧,哪怕細微的手抖都可能造成手術失敗,而縫合采用的專用血管縫線比發絲還要細,必須全神貫注地在顯微鏡下謹慎操作。
“指動脈薄如蟬翼,縫合時非??简炨t生的耐心細心,”術中,明亮的手術室燈光照耀在患者的斷指手掌上,楊瑞彥細心為患者清除污染組織,對于小指體首先為患者找到可供吻合血管,在顯微鏡下探查,隨著時針的移動,楊瑞彥不光找到了小動脈而且為患者找到了掌側靜脈,能夠找到靜脈,避免了術后手指回流出現問題,隨后開始用顯微縫線吻合。
術后斷指完全成活
3個小時后,看著蒼白的手指在恢復血運后逐漸轉紅,楊瑞彥站起身來,輕輕地舒了一口氣,為了讓手指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,楊瑞彥采取了保溫保濕技術,嚴密觀察手指血運變化,把患者送回病房休息,楊瑞彥一看時間,已經是晚上9點鐘,看著患者傷口良好,已是精疲力盡的她才安心回家。
患者十分滿意 連連稱贊
“我這個手指能再接回來,多虧了咱醫專附屬醫院的醫生,”術后,李先生及家屬對菏澤醫專附屬醫院連連稱贊,在骨科醫護人員精心護理下,李先生各項指標正常,目前手指已成活,外觀完整,功能感覺也會逐漸恢復,即將出院。
菏醫附院骨科擁有精湛的技術、優秀的人才隊伍,不斷開拓創新,曾多次成功開展復雜、危重斷指再植手術,尤其擅長兒童六指、并指等手術,此外在糖尿病足、急慢性創面、傷口的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。菏澤醫專附屬醫院骨科用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,承擔起守護生命的責任,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。